为巩固生猪市场供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务院办公厅也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猪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纺织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今年以来,随着居民消费指数(CPI)总体稳定,猪肉价格也大幅上涨且在春节后仍居高不下。我行根据市政府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和2016年全市养殖业工作意见,强化了信贷对生猪生产支持,并立足本地生猪生产进展情况,制订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信贷支持举措,为辖区内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基本情况
(一)我行信贷支持生猪生产情况。
1、贷款发放情况。贷款发放情况。截至4月底,我行发放生猪产业贷款余额为7012万元,其中1—4月累计发放生猪产业贷款598万元。
2、信贷支持对象情况。截至4月末信贷支持生猪存栏数为68700头,同比增加27000头。其中信贷支持生猪养殖户、生猪养殖场中,年出笼数载10000头以上的有5户,5000—10000头的有1户,5000头以下的养猪散户为 9户。
3、信贷支持措施。一方面积极组织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调研。为准确掌握生猪生产过程中各链条环节所需资金情况,我行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积极了解本辖区生猪生产发展情况及猪肉市场变化动态,并组织人员深入生猪养殖户和企业进行调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安排信贷资金,加大对农户及企业生猪圈养、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确保“逢猪必贷”。我行在每月核定的贷款发放额度之内,优先安排生猪生产贷款投放。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生猪生产养殖户和企业,我行在法定贷款要素齐全的前提下,适当简化贷款手续,努力提高办贷效率,做到对有意愿的及时调查、符合条件的快捷授信,有需求的及时发放,遇到抵押担保困难时,则采用“动产+不动产”抵押方式,使资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落实到户。如郊东养猪场资金运转困难,且缺乏抵押物的情况下,即以其40栋栏舍、仓库2栋及成品猪12000头作为抵押,在我行贷款1000万,解决了该公司资金困难,一定程度地推进了该公司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其生猪主要销往港澳地区。
(二)生猪价格高位运行。今年4月份,市区生猪、猪肉价格分别是11元/斤、16元/斤,活猪、猪肉价格与去同期相比分别上扬50.36%、97.27%、35.44%。本人简要分析了生猪价格走高的原因,即:首先随着近几年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节日和平时的猪肉需求差异越来越小,节后的需求并不比节前少很多,再加之节前生猪集中出栏,节后市场供应便会减少,同时屠宰企业开始补库,生猪需求增加,生猪收购价格被抬高。其次饲料成本上涨。玉米、鱼粉、小麦麸等饲粮价格均上调,其中玉米上涨幅度达26.32%。为了应对原料涨价,饲料企业不得不提高饲料价格,饲料成本提高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再次生猪防疫工作加强,疫情减少,出口外销增多。据养猪户反映,去年南方高温高湿导致生猪红耳病比较严重,而散养户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了生猪,尤其是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致使“北猪南运量增大”。今年以来,生猪疫情稳定,有利于生猪外销,从而使生猪价格相应维持高位。最后我国已进入消费旺季,将进一步刺激猪肉消费,随着物价的攀升,进一步拉动了猪肉价格上涨。
(三)生猪生产相关配套激励政策。
由于前几年生猪价格波动频繁,且一直走低,再加上经济下行的影响,挫伤了部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导致近几年辖区内生猪生产处于低迷状态,上规模的养殖户相对较少,难以形成产业优势。针对以上问题我市、区相关部门主要配套激励措施,除给予生猪出栏各项补贴约140元/头外,就大祥区一家财政每年安排1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猪场标准化改造及粪污处理、引种等。对修建猪舍用地,国土部门采取免收办理各项费用,只需到国土部门备案即可取得使用权证。
二、问题与矛盾
1、资金链短缺。调查的5家规模养殖户中有4家存在资金困难的问题,规模养殖场想再扩大生猪规模,因信贷融资抵押担保困难,无法在扩大养殖规模。据养殖户反映“目前只能靠亲戚朋友借钱来扩大规模,通过银行贷款5万元以上的必须要有担保人,而且手续繁琐,5万元以下的贷款意义不大”。
2、基层防疫体系薄弱。传染性疾病对生猪养殖户来说是最头痛的事情。据了解相关部门对生猪的免费防疫服务仅限于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强制防疫类型,且提供的药品效果不是甚佳,加之基层小规模生猪养殖散户防疫观念的缺位和养殖科学技术的匮乏,从而致使其成为基层防疫体系薄弱环节。据此次调查一养殖户得知,就因为疫病防控未到位,导致今年年初就有40多头肥猪死亡。
3、无法拓宽生猪销售渠道。据部分养殖户反映,目前生猪销售渠道被贩猪小贩垄断,外地商贩只能通过这些小贩来购买。例如:外商出20元/斤的价格购买仔猪,但是养殖户只能以17元/斤的价格销售给小贩,然后小贩再销售给外地商贩以牟取差价。这无疑损害了当地养殖户的利益。对此当地养殖户意见很大。
4、生猪养殖风险性与信贷资金安全性要求矛盾。一方面是自然风险。疫情发作、成本攀升、价格波动是生猪养殖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于疫病发作的季节性和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使得生猪养殖风险具有一定程度地不可避免性。在信贷发放审查过程中,这些不可规避的自然风险无疑与信贷业务所追求的资金安全性原则相背离。另一方面是动产抵押,所隐藏的信贷风险。如我行建材城支行向生猪养殖户何玉梅发放的期限3年的345万元生猪养殖贷款,因为其所设立的抵押物采取“生猪+设备+栏舍”模式,虽抵押评估价值为800万,但是自建栏舍所占地基属于集体用地,加之生猪养殖的自然风险不可控性和设备的折旧,抵押物整体变现能力并不高。实质上,该笔贷款所依据的更多的是该贷款户多年来与本社良好的信用交易记录和该企业近年来年平均500余万元的盈利水平。尽管如此,该类抵押所隐藏风险也不容忽视。
三、相关建议
1、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特别加强乡镇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解决养殖场(户)的后顾之忧。要进一步强化动物疫情监控工作,预防生猪疫病发生。建议畜牧局加强对乡畜牧部门销售防疫疫苗和对养殖场(户)服务收费等方面的管理和检查,确保促进生猪生产政策落实到实处。
2、建议提高现有能繁母猪保险额度,扩大生猪保险范围,最好将仔猪也纳入保险范围,减少养殖场(户)生产风险,进一步鼓励生猪生产,同时务必确保《湖南省能繁母猪养殖保险条款》、《湖南省育肥猪养殖保险条款》的实施。
3、加强行业信息引导。以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切实加强市场价格成本动态监测,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生猪产销的调控引导作用,特别要知道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向生猪养殖小区化、生态化拓展,防止生产过热的情况,规避市场风险。如在花亭村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共有养殖户9户,农户51人,采取“猪—沼—果”的生态模式,平均每户都有200棵以上的果树,到今年4月全小区生猪共存栏3700头,出栏4500头,预计人平养殖业收入6.1万元。
4、调控信贷投放,有效防控资金风险。农信系统传统的农户小额贷款对本辖生猪养殖散户的支持作用不容小觑,但已一定程度不适应现阶段多层次发展的生猪产业化生产需求。面对生猪贷款的风险性,我们应该在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的基础上,集中信贷资金,着力满足生猪生产良种繁育、防疫、饲料、屠宰、加工、销售、储备等生产产业规模化企业,对有提高生猪产量潜力的规模较大、资金需求较多的专业养殖户,采取入户办理授信手续的办法,帮助生猪养殖户通过组建联保小组等措施来分化信贷风险。
作者单位:邵阳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