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农商银行:变废为宝,扶持村干部发展食用菌种植

点击数: 时间:2024-11-18 作者:张扬 来源:南县农商银行

“要不是农商银行及时发放贷款支持,我们就没有资金如此顺利的升级菌厂,做大规模。”日前,南县农商银行青树嘴支行客户经理,深入青树嘴镇新滨村食用菌种植新厂房走访时,该村村委委员邱凯十分感谢地说道。

据了解,年初新滨村村委员邱凯为了带领村民发展产业,特意去常德市食用菌种植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学成回来后便带领村民搭建了一个菌菇种植基地,经过大半年的摸索,种植技术逐渐成熟。但是,由于基地规模的限制,菌菇产量一直上不去,无法形成规模化种植。这让邱凯心中很是焦急。于是他与村委其他同志商讨后,决定升级菌菇厂房。但升级厂房需要资金,这又让邱凯犯难。去年底,南县农商银行青树嘴支行客户经理在走访客户过程中,了解到邱凯的困难后,主动上门实地调查,经过评估后,向其投放贷款20万元予以支持。得到资金支持后,新滨村菌菇基地立马开展了厂房升级工作。新搭建的厂房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菌菇培育房增至9间,同时可培育2万个左右菌包,全年可培育5万个菌包,产量达15万斤左右。

面对如此规模,如何保障菌菇基地正常运转,邱凯一边介绍菌菇生产车间,一边说道:“首先,我们鼓励村民把收割完难以处理的玉米杆,玉米芯,秸秆,木屑废料集中到我们这里来。然后通过切割设备将这些材料打磨成屑,再装到菌包打包机器里面,套上包装袋,机器一下子就能自动将菌包做好,效率提升了不少。最后将做好的菌包整车推进高温杀菌箱,在100度高温环境下杀菌8小时以上,就可以将菌包放入育菌房,等待2-3个月就可以产出了”。

该菌厂的升级,产量的提升,不仅进一步解决了该村秸秆等废料处理的问题,同时还安排了7名脱贫户就业。目前新滨村菌菇厂不仅培育出最常食用的平菇,还在不断拓展其他品种,如茶树菇,鹿茸菇,灵芝等。通过这些经济价值更高的品种来实现收入的提升。同时,该村还在积极推销产品,开拓市场,目前已成为南县最大规模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南县农商银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村镇调查了解农户、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情况,特别是乡村致富带头人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助力乡村振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