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农商银行:春天的信使 ——记“开门红”里的微光时刻

点击数: 时间:2025-04-09 作者:杨柳 来源:冷水江农商银行

“王支书,这是您预约好的新钞!”清晨,当冷水江市沙塘湾街道还笼罩在薄雾中时,冷水江农商银行毛易支行的大厅已亮起温暖的灯光。柜员小刘将烫金的福字红包双手递给客户,冰冷的玻璃上映射着客户温暖的笑脸—这是我作为毛易支行客户经理经历的第2个春天。

一、脚步丈量的温度

翻开副行长李俊的走访日志,上面密密麻麻记载了每一个客户的基本情况,家里几口人,从事什么行业,有些什么资产...扉页夹着一张泛黄的手绘地图:19个自然村,67家专业合作社,1个经济开发区,每条褶皱里传承的是几代毛易人用心编织的经纬度。还记得除夕前几天,他和支行客户经理带着移动终端在各个村头为村民们现场办理“乡村振兴贷”,让37户村民赶在年前拿到了总计286万元的“及时雨”。

“以前贷款要翻过两座山,现在多亏了你们把柜台搬到了家门口。”握着李俊的手,种植大户老陈把自家种的蜜桔硬塞给毛易支行的工作人员尝鲜。看着这属于农商人浇灌过的果实,李俊内心感到满满的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此刻具象化。

二、柜台内外的春天

会计张小姣的记事本里珍藏着三张特殊凭证:1月3日为留守老人激活社保卡时收到的橘子糖包装纸;1月17日帮助返乡务工青年开通手机银行后,对方在意见薄画的点赞小熊;2月14日替新婚夫妇定制“爱的存单”时,新人执意让她收下的喜糖。

在智能机具的嗡鸣声与叫号器的提示音中,这些带着温度的碎片拼凑出了“开门红”的另一种图景——当支行手机银行粘性客户数完成比例突破150%时,那个拿着手机反复练习操作的独居老人刘奶奶,终于能对着教她操作的柜员骄傲地说:“看!我学会自己查补贴哩!”

三、星夜兼程的答卷

一个普通的夜晚,毛易支行信贷办公室的灯光格外明亮。客户经理一边啃着泡面一边核对资料,键盘敲击声与远处隐约传来的鞭炮声交织成了特殊的背景音。当月中的总结大会传来支行“存款日平净增1850万元,完成率为115%;手机银行净增850户,完成率为150%”的捷报时,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月末的晨会上,支行行长李明辉感慨道:“都说一年比一年难,但我们农商人,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意志和决心,硬是啃下了每一块硬骨头。不仅我们如此,所有农商人都在书写着同样的故事。”窗外,运肥料的小货车正突突驶过,空气中飘着阵阵油菜花的清香。我们知道,那些在田间地头播下的金融种子,终将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迎来更加蓬勃的春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