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一早,张家界农商银行武陵源支行刚开门,来自法国的游客贝雷希利便快步走了进来。当工作人员将前一晚被ATM机“挽留”的银行卡双手递还给他时,这位帅气的外国小伙惊喜地睁大了眼睛,随即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连说“谢谢!效率太高了!”
这场跨越一夜的“取卡风波”,始于7月26日晚,贝雷希利在ATM机上办理业务时,因操作超时,银行卡被机具吞入。看着紧闭的出卡口,语言不通的他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他不知道的是,对于张家界农商银行武陵源支行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样的情况早已是“熟面孔”。作为扎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特色旅游支行,这里每年要接待数万国内外游客,ATM机吞卡、外币兑换、语言沟通不畅等问题时有发生。“景区游客多,外国朋友语言不通,遇到吞卡会特别着急,我们必须快一点。”支行行长余峻至说道。
正是这份“急游客所急”的考量,让支行逐渐摸索出一套针对外国游客吞卡的“快速反应机制”:接到吞卡信息后,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联系游客并登记机具编号和吞卡时间,次日优先安排专人开箱取卡,同时提前准备好沟通话术,确保游客到网点后能“即来即取”。
每一次高效处理后,换来的都是同样真诚的点赞和笑容。外国游客吞卡后快速取卡的高效处置,看似是一件服务小事,实则折射出境外来华人员对“便利化”“人性化”服务的迫切需求。从紧急取卡的“即时响应”,到日常金融服务的“流程简化”,再到跨领域服务的“无缝衔接”,这种从“解决突发问题”到“构建长效机制”的延伸,正是农商银行做好金融服务的核心逻辑——既要在突发状况中展现应急能力,更要在日常场景里融入人文关怀。
当每一个类似“吞卡速解”的细节都被打磨得更贴心,当语言沟通、服务指引、权益保障等环节都能精准对接境外人员的需求,不仅能让他们在华的每一次停留都更顺畅舒心,更能以小见大传递中国服务的温度与效率,让“便利”成为中外往来中最直观的感受,让“友好”成为跨越国界的共通语言。
“旅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服务环节的精益求精。”余行长表示,作为本土金融机构,该行将持续优化旅游金融服务,用专业与温度,让每一位游客在张家界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为这座旅游城市的名片增添更多亮色,为张家界旅游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