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张家界农商银行武陵源支行的柜台前,一场与电信诈骗的“隐形赛跑”悄然落幕——通过系统预警、多方联动的快速响应,该行成功为78岁客户拦截了一笔2万元的可疑转账,让老人的“养老钱”免于受损,用专业与责任筑牢了金融反诈的“防护网”。
当日下午,支行会计在例行反欺诈系统监测时,一条预警信息格外刺眼:78岁的客户郭大妈账户触发电诈模型,实时流水显示其正准备向陌生账户转账2万元。“老人年纪这么大,很可能是诈骗!”凭借多年反诈经验,会计立即拨通郭大妈电话核实,对方却坚持称“收款方是自己的业务老师,对方爱人重病急需用钱”。言语间的含糊与“借款救急”的常见话术,让会计更坚定了判断,当即对账户实施临时管控。
此时,更紧急的情况传来:郭大妈已在营业部柜台准备取现。支行会计第一时间联系营业部同事,同步上报运营管理部,一场“双线劝阻”迅速展开。柜台前,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安抚老人情绪,一边细致讲解近期高发的“冒充熟人借款”诈骗案例;后台则加急核查收款账户信息,果然在老人提供的“住院照片”中发现了破绽——图片角落清晰带有“百家号”水印,实为网络素材拼凑的虚假信息。
“要不是你们拦着,我这养老钱就打水漂了!”真相摆在面前,郭大妈恍然大悟,连连向工作人员道谢。劝阻成功后,支行第一时间将相关线索报备公安机关,进一步织密警银协作的反诈网络。
这起成功拦截的案例,正是张家界农商银行深耕基层、守护群众“钱袋子”的缩影。近年来,该行针对老年群体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持续优化反欺诈系统监测精度,通过“系统预警+人工复核+现场劝阻”的全链条机制,将反诈防线前移;同时常态化走进社区、养老院开展宣传,用方言讲解、案例演示等接地气的方式,帮助老年人认清诈骗套路。从技术手段的“精准识别”到人文服务的“耐心守护”,每一次成功拦截的背后,都是金融机构对“为民服务”初心的践行,更是对群众安全感与幸福感的用心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