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农商银行: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点击数: 时间:2016-04-20 作者:陈鑫 来源:湘乡农商银行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印发,这标志着扶贫开发的战略任务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一场围绕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将在金融领域全面打响。

作为“为农而生,因农而兴”的湘乡农商银行,为充分发挥其金融服务在促进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破解建卡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我行按照《湖南省金融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湘扶办20148号和《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关于开展金融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湘信联发201448号)等文件要求,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让金融活水浇灌湘乡辖区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

一、高度重视、主动对接。

我行积极对接国家精准扶贫重大方略,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辖区范围内的扶贫信贷政策。确定把扶贫小额信贷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扶持方向,并紧密联系市政府金融办、扶贫办以及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在惠普政策的基础上,采取特惠措施,提高扶贫小额信贷的精准性。为此我行成立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总行行长任组长,副行长、行长助理任副组长,信贷管理部、业务拓展部、稽核审计部、合规风险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信贷管理部为牵头实施部门,负责总行层面扶贫工作的对接和汇报。我行严格按照湘乡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干部驻村帮扶、示范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的贫困村,主动与乡镇领导和驻村帮扶领导联系,认真听取其意见和要求,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加大宣传,积极引导。

我行通过各种形式大力普及金融知识,充分利用网络、网点电子显示屏、阳光信贷公示栏或印发资料、上门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金融精准扶贫的意义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着力开展诚信观念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并树立正确创业观念,教育扶贫对象提高诚信意识、风险意识,做到讲诚信、守信用,配合我行做好调查摸底与评估工作。

三、瞄准贫困农户,开展调查摸底。

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是我行针对贫困农户“量身定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总行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框架,按照“规划整区域、布局节点式、突破联片式”的思路,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并结合“一进二访”工作,着力解决精准识贫,村级三年规划以及突出问题,充分利用好小额信用贷款平台,针对贫困农户家庭实际情况,对于符合要求的农户,通过小额信贷这种方式解决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与贫困对象的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目前我行对湘乡辖区范围内28个省级贫困村的调查摸底工作已经结束。

四、加速推广扶贫小额信贷,全面开展评级授信工作。

我行主动对接湘乡市政府扶贫办、金融办和人民银行,在建档立卡、到村到户的基础上,和各级部门共同建立贫困农户信用信息平台。我行紧盯建档立卡贫困农户,选择一些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有良好信用、有产业发展项目、有就业创业潜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能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评级授信,使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免抵押担保,获得执行国家基准利率1—5万元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目前评级授信工作稳步推进。我行共对湘乡市28个省级贫困村1655户贫困户4342人建立了评级授信档案,授信额度达600万元。

五、单列信贷计划,抓好小额信用贷款扶贫工程。

我行今年单列了1000万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支持湘乡辖区内28个省级贫困村的信贷投放目标,与湘乡县域经济发展紧密配合,以创建分对象、分层次、分用途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转变贫困户无抵押无担保方式,丰富扶贫小额信贷的产品和形式,改善贫困村金融生态环境,使扶贫小额信贷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比例和规模有较大增长,贷款满足率明显提高,确保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能致富,着力解决“三农”贷款难题。目前我行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99户,累放金额580万多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