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农商银行:四重工作规划促全市2016年深化改革

点击数: 时间:2016-04-21 作者:李姿资 来源:湘乡农商银行

根据《中共湘潭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中涉及湘乡农商银行改革任务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湘乡农商银行制定四重工作规划促全市2016年深化改革。

一、完善治理推进转型。湘乡农商银行于去年6月25日成功挂牌开业,按公司治理要求制订了《章程》,建立健全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架构,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确定了“三会一层”议事规则。在2016年,一是进一步健全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增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强化风险控制,进一步制衡决策、管理、监督相互制约机制。二是在经营理念、人员管理及培训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经营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工作进一步优化转型。

二、多重策略拓宽“双创”。2016年我行在湘乡市人民政府的主导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将不断创新服务产品,优化服务方式,多项策略拓宽服务渠道,做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金融服务工作。一是做好客户资源调查。利用“户户清”活动开展“进市场、进园区、进社区、进村组、进农户”活动。及时掌握贷款资金需求信息,细分群体,按相关要求进行评级授信,为“双创”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二是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提高贷款满足率。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在促进扶贫攻坚、全面小康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破解建卡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我行在年初出台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实施方案,在2016年贫困户评级授信面达100%,投放信贷扶贫资金1000万元以上。三是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主动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综合调查,了解其生产经营、市场前景等情况,通过创新信贷服务模式,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经营主体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个性化信贷服务,并本着市场化原则适当降低贷款利率,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四是积极探索创新贷款方式和品种。结合农村改革,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房抵押贷款;以商户开户账户现金流量的多少确定商户贷款额度,推出“流量贷”贷款业务;结合实际与湘乡市国、地税部门联合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推出“税贷通”信贷产品;以营业部为龙头,主动对接房地产项目、各级管理部门和购房对象,各支行配合开展按揭贷款;加强同业合作、涉农合作和其他部门合作,积极开展财政贴息贷款、保证保险贷款。

三、业务转型引领新常态。一是全力抓好平台建设。根据省联社既定目标,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今年6月将投入使用,将以更高效、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客户需求。二是加快创新业务渠道。拓展电子银行业务,全面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业务,进一步拓展ETC、社保IC卡等新业务和代理业务项目,丰富中间业务品种,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今年要实现ATM自助设备网点全覆盖,电子银行替代率达到43%,手机银行净增12000户,社保IC卡金融应用激活率达95%以上。三是开辟利润新增长点。在确保传统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完善同业、票据、投融资和风险控制管理模式并实行成本计价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定渠道拓展计划,广泛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同业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丰富产品组合,加大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力度,大力拓宽投资渠道,大力创新投资业务品种,提升富余资金的营运效益,并将表外不良贷款清收作为收益的新增点。

四、维护债权建立金融安全区。一是今年我行在市委、政府的主导和组织下认真开展了大规模的不良贷款清收行动,加大与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的衔接沟通,继续运用联合清收、纪律清收、专项行动清收、诉讼清收、公安立案侦查清收等手段,有力打击逃废债务行为,为全市创建和巩固金融安全区的建设优化指标、奠定基础。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户户清”活动,加大对表内外不良贷款的清收考核力度,全力维护债权,确保表内不良贷款占比控制在3%以下,债权维护率达100%。三是拟建立专职清收队伍和委托清收表外不良贷款等多种模式实现全面清收,在清收过程中将打破区域属地限制,实行多线管理、专线考核机制。目前,已组织相关人员到湘潭县联社学习清收经验,准备实行全面清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