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农商银行:拒收现金整治,优化支付环境

点击数: 时间:2020-12-29 作者:廖晓燕 来源:吉首农商银行

      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积极推荐使用各类移动支付方式,由此出现了一些歧视、排斥使用现金的情况,严重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拒收人民币是违法行为。针对近期出现的各行各业拒收现金的违法案例,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第10号公告,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吉首农商银行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的号召,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制定的《湘西州整治拒收现金工作方案》,全行各营业网点多点多面全力开展“整治拒收现金,优化人民币支付环境”为主题的专项整治宣传活动。

      厅堂宣传“全”。为普及社会公众对于整治拒收现金行动的认知程度,吉首农商银行各营业网点电子显示屏全天滚动播放整治拒收现金行为的宣传标语,大堂经理向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发放宣传资料,网点设置金融知识咨询台,宣传人员向客户现场讲解人民币相关知识,在各营业网点形成浓烈的宣传氛围,提高社会公众对拒收现金行为的重视。同时,我行在营业部设置“拒收人民现金行为投诉受理点”,设置《拒收人民币现金线索及处置情况登记簿》,力争让公众正确理解拒收现金属于违法行为,鼓励社会公众积极提供拒收现金行为的线索,积极配合人民银行的整治拒收行动工作。

      商区宣传“细” 。此次整治行为的主要对象为涉及群众生活的相关行业。我行工作人员走进吉首市各大商区,为商铺营业人员普及讲解拒收现金属于违法行为,重点提示商家们尊重消费者支付选择权,不可出现歧视、排斥使用现金的情况,不可强制拒绝现金交易。我行乾州支行位于乾州商圈的中心,周边大部分商户安装了我行农信易扫牌,该网点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商户按行业进行细分走访,向商户普及公告相关内容,提高商户的意识,商户们主动张贴“欢迎使用现金 ”的标识,并对社会公众进行提示“人民币现金是法定货币,拒收现金是违法行为”,积极参与到我行整治拒收现金的行动中来。我行引导和号召商户认真落实公告要求,规范收支行为,共同维护人民币流通环境。

      在宣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商家拒收现金的顾虑,他们考虑到在收取现金过程中易收到假币或者零散币兑换困难等因素,因此要求顾客使用扫码支付。为了解决商户们的困扰,我行从根源上思考解决问题,致力于改善服务,提升现金服务水平,做好小面额现金供应保障,加大反假防伪工作力度,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力争按照人民银行要求在辖区内打造“人民币流通管理示范一条街”的目标。

      社区宣传“深”。为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针对老年人群体及农村地区居民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消费等日常行为中遇到的“难题”,吉首农商银行以“党建共创 金融普惠”行动为总抓手,深入社区走访普及,以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普惠金融服务点及农村金融服务站点为阵地,走进家家户户,一对一开展宣传普及。“你们不知道啊现在我们这一辈人就要过时啦,连赶场去买点肉都要用扫码支付了,真的是寸步难行啊,国家还是关爱我们老年人的,你们银行同志来上门给我们普及知识,我们才觉得走出去有底气啊。”双塘街道周家社区的一位老人家为我们的宣传行为称赞。

      就普惠金融而言,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主要对标青壮年客户,给老年人造成使用困难的问题,吉首农商银行积极探索打造老年人需要的“适老”金融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我行积极改进服务方式,运用移动设备,主动上门核实情况或实行远程办理金融业务。真正把金融服务送到最薄弱、最需要的人群中去。

      线上宣传“广”。为进一步拓宽人民币知识宣传渠道,我行矮寨支行工作人员精心拍摄了整治拒收现金的短视频在我行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积极转发,力求扩大此次行动的宣传范围,增强行动的宣传效果。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看待现金的地位和作用,让公众意识到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不是鼓励使用人民币现金,是为了确保人民币现金使用方便畅通,与鼓励非现金支付并行不悖。积极号召鼓励社会公众关爱老年人群体,让整治拒收现金行动家喻户晓,让辖区内人民币支付环境得以优化。

      下一步,吉首农商银行将在人行湘西中支的组织下持续推进整治拒收现金行动,强化现金流通环境建设,多点多面全力开展宣传,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使用现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继续坚持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