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客户资金的归社率作为贷后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落实信贷精细化、全程化管理的重要措施。2014年年初,联社合规风险部对辖内50万元(含)以上信贷客户近一年的资金归社情况开展调查统计,调研情况如下:
一、贷款客户资金归社率分析
此次调查的贷款客户户数186户,贷款金额为85105万元,客户存款帐户的月平余额仅为2256万元,平均资金归社率仅为2.65%,其中有93户客户账户内的月平余额不足万元。
图表1:贷款金额50万元以上客户的资金归社率占比
说明:50万元以上客户共186户,平均资金归社率2.65%,其中:大于平均值的客户共40户(黄金客户10户、基础客户22户、战略客户6户、逐步退出客户2户),占比22%;小于等于平均值的客户共146户(黄金客户24户、基础客户71户、战略客户16户、逐步退出客户35户),占比78%(见图表1所示)。
(一)从客户类型分析。将调查的客户按客户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一是个人客户有164户,平均资金归社率为2.17%,低于平均水平0.48个百分点;二是对公客户有的22户,平均资金归社率为4.22,高于平均水平1.57%,经统计,对公客户仅13户在我社开立了基本账户,平均资金归社率为6.52%,其他对公客户均开立的一般结算帐户,大部分帐户很少有资金往来业务发生。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反映出大部分企业客户的资金归社率严重不足。如图所示:
按客户类型分析
(二)从客户行业分析。将调查的客户按行业进行分类分析:高于平均资金归社率2.65的有房产及建筑业,居民服务业、教育业,资金归社率分别为3.95%、3.73%和2.91%;资金归社率较低的行业有娱乐业、住宿餐饮业和运输业。如图所示:
按客户类型分析
(三)从客户的等级分析。将调查的客户分为战略客户、黄金客户、基础客户、逐步退出客户四个等级,再对其资金归率情况进行分析:一是战略客户有22户,平均资金归社率为3.97%;黄金客户有34户,平均资金归社率为2.03%;基础客户有93户,平均资金归社率为2.27%;逐步退出客户有37户,平均资金归社率为0.46%,如下图所示:
按客户等级分析
因此,为确保信贷业务的健康运营、防范和科学规避风险,加强客户资金归社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二、加强贷款资金归社率管理的意义
(一)是执行贷款新规的要求。根据银监会贷款新规规定,信贷资金要求实贷实付,根据客户的现金流量的多少和现金流动的快慢来调整对其信贷投放的额度及管理措施,因此,加强客户资金归行管理,科学规避风险,提高信贷资金和客户资金的利用率很有必要。
(二)是信贷资金经营的重要体现。确保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是信用社的经营原则。资金归行率的提高,可以增强农信社对贷款人资金使用的可控性,从而有利于信贷资金流动性的加快和效益的提高。
(三)是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措施。及时了解客户的资金情况有利于及时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发现资金运营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及时化解风险。特别是目前有些企业规范管理有所欠缺,其提供的报表信息可信度大打折扣。加强贷款资金归社率管理,不仅可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还可掌握贷款的使用情况,对资金异常变动的可及时预警和采取风险防范措施。
三、贷款资金归社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认识不到位。就本社来看,因信贷管理模式仍较为陈旧,虽然领导管理层多次倡导和提出相关要求,但大家在思想观念和执行上仍未能到位,大部分信用社及信贷员对客户的资金归社管理也认识不深,意识不强,工作措施和督促不力,重贷轻管思想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宣传不到位。虽然存款组织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渠道,但大都忽略了对贷款归社账户的管理。同时由于自身的不重视,也就与客户引导宣传、交流沟通不够,导致客户的合作忠诚度不高。另外大部分信贷客户对农信社现有的结算渠道并不了解、不熟悉,有许多企业、商户在农信社办理贷款,而资金结算、资金回笼均到其他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
三是考核不到位。一方面对内部,没有切实可行的资金归社管理考核办法来督促开展和实施,且存款指标考核压力小,没有重视贷款客户资金的归社,也没有将这项内容纳入考核。另一方面对于客户,在相关的准入条件中也对客户没有相应的要求,或在利率方面未建立相关的奖罚机制、优惠政策等。
四是贷后管理不够。信用社没有有效监督贷款的使用和资金流向,从而使贷款办理后立即被取走,导致信用社对贷款的合规使用、企业或个人的经营状况、潜在的风险隐患等无法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掌握。重贷轻管思想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贷而不管,就是执行管后管理也只是简单的按规定开展常规的贷后检查,并未关注客户的现金流。
四、信贷资金归社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重视,加大宣传。要把对客户资金归社管理作为信贷工作一条主线来抓,对信贷资金及客户其他资金实行有效监控和管理,督促客户信贷资金和其他资金及时回流,对有贷款需求的客户进行分类,对在本社资金往来较多,资金量较大的客户,优先考虑给予信贷支持;对新开户的客户,在贷前就做好事前沟通工作,说透优惠政策,让客户乐于接受并积极支持,最后形成习惯,逐步强化客户的资金归社意识,要求客户尽量在农信社开立基本账户,并把贷款账户作为正常往来结算户,确保资金能够回笼农信社账户,并作为贷款到期后续贷和继续合作的主要依据。从而及时、准确地掌握客户经营情况,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
(二)加强管理,加大考核。现阶段,无论从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平,都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瞬息万变的形势,首先我们自身要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信贷管理模式,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明确资金归行管理目标,将客户资金归社管理工作纳入全年的工作计划,初步引导,逐步落实。同时按照客户的贷款情况、销售收入情况,设定一个合理的资金归社比例,与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挂钩、与贷款利率和其他信贷优惠政策挂钩、与后续贷款发放和贷款期限挂钩,对多次督促归行率仍较低的客户,农信社在该企业贷款到期后中断与其合作,淘汰这类低端客户。另外信贷员要对所管理客户的资金归社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要经常深入客户走访,查看经营成果,测算核对其账户和资金运营情况,及时了解客户的信贷资金使用情况,以及贷款使用后的资金流量、回笼时间、金额,确保开放式“阳光”运作,在降低风险的前提下,保证农信社的综合收益。联社要将此项指标纳入对信贷人员的等级管理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时刻关注贷款企业的资金归社情况。
(三)提升服务,满足客户需求。要积极开展金融业务和服务创新,大力宣传电子业务,持续开展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目前农信社已逐步搭建现代化的支付结算服务平台,如已开通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服务平台,各社要借此契机,加大结算功能优势的宣传,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客户的资金归社率。及时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帮助客户排忧解难,让客户在优质高效的服务中得到实惠,保障客户资金回流,切实提高农信社和客户对资金的利用效率。
(作者单位: 汉寿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