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内部监督控制是农信社根据内部控制需要,构建内部监督的环境和方法,对农信社经营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实现内部控制,防止差错事故和案件发生等风险的过程。
纵观农信社历来发生的各类案件,都集中体现了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及环节内部监督控制的缺失或监督控制职能的无效发挥。本文对农信社内部监督控制方面予以分析,阐明问题和对策。
一是员工监督控制意识淡薄。由于历史原因和信用社用工条件及用工制度等因素制约,少数农信社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缺乏监督控制意识,不能主动把内部监督落实到信用社业务经营和日常管理的过程和工作环节中去。部分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存在严重的重经营、轻管理思想,风险管理文化落后,造成监督控制缺失和监督控制乏力,风险管理问题频现。
二是岗位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尽管农信社近年在加强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规范,但内部监督控制责任仍然只落实在稽核、安全保卫等小数检查部门和所属岗位上,并末从整个机构层面,完善监督管理职责,从整个管理过程到管理环节形成系统有效的监督管理。部分员工,甚至少数农信社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内部监督概念模糊,职责不明,使得监督脱节。尽管如此,稽核监督本身的职能作用也末得到有效发挥,由于稽核检查不到位,导致近年来少数农信社员工长时间作案末被及时发现。
三是监督手段方法简单滞后。农信社近来年因各项业务迅速增长而壮大发展,这对于信用社内部控制管理提出了新的很高要求。然而,信用社在内部监督控制环节和过程中,稽查审计、风险管控等内部各职能部门管理控制素质和能力相对薄弱,监督检查仍停留于信用社柜面操作和业务经营表面,末能深入信用社经营管理深层次问题的监督,特别是在新业务开发推广或新的管理模式推行时,往往疏于有效监控。同时,监督检查常常以事后的监督为主,无法达到内部制衡目的。
四是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不大。目前农信社重业务、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依然存在。很多联社在年度综合目标百分制考核设计中,大比分考核业务指标,而降低了内部控制管理考核,直接导致部门和基层网点重业务拓展,轻内部管理局面出现。
笔者认为,构建全员参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内部监督全覆盖的监督机制,是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核心,是规范经营管理、杜绝风险案件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良性内部控制文化,优化内部监督控制环境。提高和培育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强化全员监督控制意识,是农信社治理违规、防范风险的前提和基础。实施内控文化建设,使内部监督控制深入人心,从而可以避免未来因监督控制不力,违规违法而造成的管理失误和经营损失。要把风险监督控制观念贯彻到农信社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环节,可通过组织风险监督控制专业培训、召开风险监督控制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将风险管理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员工,把监督控制意识贯穿到所有员工行为之中,将其内化为员工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习惯,成为员工自觉和必然的行为准则。
(二)创建合理监督控制模式,落实内部监督职责规范。农信社要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实现向商业银行过渡,必须牢固打造内部控制基础。要通过创建合理监督控制模式,提升监督控制的地位和能力。要努力创建以稽核监督为主导,以风险监督为重点,以事后监督为补充,以技术监督为支撑、以员工相互监督为入口的全面监督控制体系。要加大稽核监督工作力度,扎实搞好常规稽核检查,加大稽核频率,增强稽核深度和广度,促进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要不断创新内审方式,积极运用计算机等先进审计工具开展审计监察工作。要充分发挥稽核审计在信用社经营管理中的参谋作用,管理层要切实重视和把握稽核信息在经营管理的指导作用,及时规避经营管理中的不良行为和案件风险,引导信用社在合规合法的良性轨道上运行。风险管理及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案件高发风险点和易发部位及可疑人员经办业务的专项、重点检查,规范业务经营行为。要设立会计部门指导下的事后监督岗位,把监督岗位前移,实现农信社柜面业务的及时跟踪监督,做好源头风险防范。要构建经营管理整个过程相互制约的尽责监督环境,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管理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要从农信社风险防范和整体利益出发,按有关规定合理确定相互监督的切入点,不放过每一道监督关口。要充分发挥科技在监督控制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电视录像监控,风险预警信息监控及其它的监督信息统计分析平台及时掌握风险控制信息,提高风险防范效率。
(三)不断探索监督控制内涵,确保监督控制合理高效。农信社要顺应时代发展和金融现代化发展要求,内部控制方法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不断更新。在基层网点,应着重于临柜员工相互之间在业务操作环节和工作过程中的现场实时监督,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复核、授权和事后跟踪监督及对现金、重要空白凭证、有价证券等实物及时盘点,同时,要对相互间的工作、生活行为进行必要的留心观察,发现有违规或影响信用社形像和利益的举动时,如逆程序办理业务,擅自离岗造成单人临柜,临时离柜印章不入柜,电脑不退出操作界面等等,要从保护自已,保护同事,保护信用社集体形像和利益角度,及时予以制止。信用社稽核审计、会计出纳、安全保卫、风险监控等职能部门着重于本专业的工作职能,按上级要求结合开展营业机构储蓄信贷、会计结算、现金出纳、安全保卫常规和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检查方式力求灵活、适用、有效。现场定期检查、飞行检查、非现场录像资料抽查、计算机数据图表分析等要有机结合。
(四)完善内部监督控制考核,强化监督失职责任追究。要建立以自我约束为核心的考评体系。绩效考核应充分体现农信社倡导规范和惩处违规违纪的价值观念,协调业务拓展与规范管理的关系,正确引导基层网点在完善自我监督、规范经营基础上提高经营效益,加强规范管理。内部控制目标要作为联社职能部门、机构网点和员工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考核目标,与业务经营目标等同考核,其中的监督控制要纳入内部管理目标考核重要组成项目量化计分。监督工作失职形成他人工作违规,或监督失职对违规事态不能有效制止的,无论事态大小,都要纳入综合考核的量化计分范畴,造成差错事故和案件发生的,必须严格按照农信社有关规定对监督失职人员或监督失职关联人员予以经济、行政处罚,构成财产损失的,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严重失职造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系石鼓区联社监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