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在深入开展当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深入推进反“四风”转作风的工作。农村信用社是服务行业,是直接联系群众得窗口单位。因此,农村信用社队伍也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查找问题、对照整改,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农信队伍。笔者结合农村信用社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农村信用社队伍存在的“四风”问题,探索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信用社队伍“四风”的主要表现
部分同志认为,我们是员工不是公务员,不存在形式主义;有的同志认为农村信用社天天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不存在官僚主义;有些同志看不到自身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身边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视而不见。其实,少数农村信用社仍然存在“四风”问题,个别社还比较严重。
(一)形式主义方面。少数信贷人员贷前调查流于形式,不认真了解贷户的真实情况,仅凭贷户的自我介绍写《调查报告》下结论;贷户评级流于形式,不入户、不调查,农户房屋已翻修,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不了解实际情况,凭印象、拍脑袋给农户评级;不良贷款清收流于形式,打打电话、发发通知就了事,不登门上户做细致的动员工作。个别社执行内控制度也流于形式,主任不亲手查库,会计查后主任签字;不坚守工作岗位,不在社内住宿,天天跑着上班等等。
(二)官僚主义方面。农村信用社员工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在个别员工服务态度上,对待存款客户热情,对待贷款客户生硬;对待熟人热情,对待生人生硬。特别是对待不认识的贷款申请人从喉管里说话、拿腔拿调、爱理不理、官商作风严重。服务“三农”口号天天喊,对待农民冷冰冰。
(三)享乐主义方面。个别员工上班时间嗑瓜子、玩游戏、甚至进茶楼、洗澡泡脚、斗地主、打麻将。个别信贷人员态度似乎热情,但是办事拖拉,不给贷户一次性讲清贷款条件,贷户跑一次讲一次,逼着贷户请客,大吃大喝。极个别人逼着贷户送礼品、送红包才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甚至到企业入干股,侵占企业或他人利益,以贷谋私。有的沉迷酒色,成天想着吃喝玩乐,不思进取、腐化堕落。
(四)奢靡之风方面。少数年轻员工只讲消费、不讲节约,工资入不敷出;生活互相攀比,买车讲档次,穿衣只穿名牌、经常醉酒;外出玩耍、铺张浪费,花天酒地、开支无度;费用开支不节约、乱支招待费、水电纸张浪费严重,费用超标找联社扯皮。
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四风”问题,影响了社、群关系,个别同志脱离了群众,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都十分有害。
二、农村信用社产生“四风”问题的原因
农村信用社员工队伍产生“四风”问题,有自身素质、也有社会影响;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必然。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理想信念动摇,精神上缺“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共产党来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农村信用社的个别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状态不佳,工作不扎实,没有激情。因此,工作上侵占贷户利益,以贷谋私;或是糊涂度日,服务态度上对农民群众冷漠、麻木。
(二)家庭条件优越,缺少服务热情。近10年,农村信用社招收了大批新员工,少数新员工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就深受祖辈或父母溺爱,没有经历任何磨练,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一切为了自己的满足,不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感恩社会的关爱之情,不感恩企业提供的发展平台,好像社会就是他一个人的存在,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充斥头脑。根本谈不上对客户、对农民群众产生深厚感情,服务缺乏热情,奉献精神缺失。
(三)监督约束不力,制度执行不到位。少数人工作责任心不强、不坚持原则、不讲真话、怕这怕那、做老好人。贷款发放,农户评级、内部控制都有章不循,工作中不认真执行、不相互监督,发现问题不制止、不举报;优质文明服务考核不落实,制度执行动力不足。对客户态度恶劣,大家都认为是小事,习以为常,同时之间不批评帮助,也没有制度约束,无章可循。
三、农村信用社解决“四风”问题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总开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各党支部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认真开展组织活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党员义务,坚定理想信念,开展补“钙”活动。要帮助党员和员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有效管控自己的日常行为,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员工。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帮助员工弄清我们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思想上敬重农民、感情上贴近农民、工作上支持农民,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服务观念。
(二)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高度营销贷款。我们的贷款营销活动,体现两个层面的群众利益。一方面从贷款对象看,帮助贷户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发展经济,是维护广大贷户的利益。另一方面,从贷款资金来源看,我们的贷款都是存款人群体的资金,放好贷款、及时收回到期贷款,使维护广大存款群众利益的需要。可见,对正当的贷款需求,不理睬、不发放,是损害存款群众利益的行为,使错误的。贷款发放不稳,到期不能收回,造成贷款损失,同样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营销贷款。
(三)建章立制,为践行群众路线提供纪律保障。我们要加大检查处罚力度,督促执行信贷和内控制度,切实提高现有制度的执行力。我们要建立和完善践行群众路线的保障制度:一是要完善优质文明服务制度,对接待贷款客户的态度、行为规则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完善贷户评级授信制度,对评级真实性及评审办法作出具体规定。三是完善贷款审查制度,对调查人提供情况的真实性进行复核评审,做出制度规定。四是不良贷款清收,底数清,户情明,维权有效有力,这些要求要用制度予以固定,促进党员和员工认真履行不良贷款的清收责任。要建立和完善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体系;有效约束党员和员工的业务经营行为,让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广大农信员工的自觉行为。
总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认识是基础、是关键,制度约束是保障。广大共产党员和员工思想上重视支农,行动上就会积极热情支农。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加大工作力度,有力促进党员和员工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者系桑植县联社纪委书记、监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