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陈规陋习促进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点击数: 时间:2014-06-10 作者:欧阳挺

 

    陈规陋习,顾名思义就是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泛指不合时宜的东西。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进程中,曾经积累了许许多多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对过去一段时期信用社的发展曾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业务操作流程的改进,目前,有些原有的经验和做法已经成为与发展不相适宜的陈规陋习,如不及时破除或加以改进,将会无形中影响业务的发展。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陈规陋习

    笔者在基层调研走访中了解到,目前农村信用社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的陈规陋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防案控案惯以监事长分管的事后监督为主导。虽然目前农村信用社非现场监管的部门和人员日益增多,设立了事后监督中心、专职稽核员、预警中心、授权中心和电视监控中心等等,但仍然难以及时有效发现和控制案件的发生;二是没有实行柜员制的临柜出纳仍然要求记手工现金账,占用了营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理柜台业务的效率;三是贷款包收及管理责任人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包收责任人工作调动后,有些贷款管理存在缺位,形成不良或损失时,责任追究难以划清责任;四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普遍不重视第一还款来源,对第一还款来源不去评估,对现金流量、纳税报表不去调查,对还款意愿不去研究,对征信资料不去分析,没有看到抵押物处置变现的难度,而是过度看重第二还款来源,有抵押物的就交中介评估按比例发放贷款。其实,借款人第二还款来源只能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事实证明,当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时,银行对第二还款来源追偿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干扰,操作难、变现难、执行难等现象并不鲜见;五是有些地方在办理贷款发放手续时还沿用过去的老规定要求自然人客户加盖私章,加盖私章纯属多此一举,毫无实际意义;六是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人力浪费现象。目前县级行社城区网点临柜人员上班实行“两班倒”现象仍然比较普遍,造成城区网点人员过多,农村网点人员紧缺;七是执行学习制度流于形式。部分行社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重业务轻学习的思想较为严重;八是营业网点各类登记簿种类繁多,重复累赘,且有些已经过时,漏登、补登、应付了事现象普遍存在,失去了其防案控案的意义。

    二、破旧立新的几点思考

    中国知名企业海尔集团有句名言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农村信用社要发展,必须要对各项制度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对各种不合时宜的习惯要及时加以改正,要坚决破除陈规陋习。

    一是确立会计主管部门和分管领导的控案主导地位。从长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案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以内部作案为主。而作案的主体大部分是会计和出纳岗位,发案的主要原因是从业人员在内因上存在道德风险,在外因上存在操作风险。虽然防控案件风险的制度和办法已基本涵盖了各个操作环节和操作层面,但是事后监督部门难以及时监控和掌握从业人员对制度和办法的遵守和执行情况,这样制度和办法就形同挂在墙上而没能有效地落到实处。为此,控案的关键就是要事中实时监督从业人员按章操作。为有效防范案件发生,建议确立会计主管部门和分管领导的控案主导地位,将委派会计、事后监督中心人员和包点稽核员有机整合为包点稽核员,逐网点委派。包点稽核员由联社(总行)直接管理,与信用社(支行)行政不隶属、绩效不挂钩、临柜不办业务,以便其严格地、独立地行使风险管理权。包点稽核员兼具网点会计核算组织者、操作风险和安全保卫等案防工作监督员、专职稽核员等职能,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加强对柜面操作流程的监督、按月核对往来账户、审核大额现金出入、审核贷款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负责事后监督工作、保管会计和信贷档案等,真正做到“关口”前移,有效控制风险点。

    二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应彻底废除城区网点临柜人员上班“两班倒”制度,全面实行“丁字班”制度,将节约出的人力充实到农村一线网点。

    三是明确贷款包收及管理责任人责任。建立责任贷款电子管理台账,对包收责任人放贷时的合规性情况以及后来管理责任人对贷款的管理情况均详细记入电子管理台账,如日后形成不良或损失,则按照包收责任人贷款发放合规情况及管理责任人贷后管理尽职情况划分和追究责任,以增强责任追究的公平性和贷款发放及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四是加强对第一还款来源的重视,提高放款效率和贷款质量。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有句名言“银行业是风险管理的产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预测、承担和管理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必须将贷款看成一次风险投资,坚持把第一还款来源作为贷款发放第一审查要务,详细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的现实情况,才是从源头上防范贷款风险的关键。在借款客户提供第二还款来源的同时,要注重调查借款对象的诚信度、贷款用途和市场发展前景,认真调查分析其经营状况及纳税情况、现金流量、前期投资和自有资金情况等,分析、预测借款人的预期偿债能力。同时,重视第一还款来源也是逐步培育优质客户的需要,如果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的审查,一些处于创业阶段的“朝阳产业”很可能会因缺乏足值的抵押物而与银行擦肩而过。重视第一还款来源的审查,基于对借款人的全面了解而发放贷款,并在贷后继续关注贷款对象的生产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成长,这样必将在双方合作中培育出更多的优质、高端客户,真正抓住市场的新主角和发展的新亮点。

    五是废除办理发放贷款手续时要求自然人客户加盖私章这一道已毫无实际意义的程序,以签字和按手印代替,尽量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广大自然人信贷客户。

    六是废除没有实行柜员制的临柜出纳仍然要求记手工现金账的规定,利用综合业务系统自动生成和打印现金账,免除因重复记手工现金账而占用时间,提高办理柜台业务的效率。

    七是注重加强学习。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功。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事业的源泉和进步的动力,必须坚持持之以恒。由于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员工队伍庞大的实际,以县级行社或全市统一组织学习培训只能作为重要补充,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重点应以网点为单位组织学习为主,各网点可利用每周一晚上时间以讨论形式开展学习,网点员工轮流主持,轮流备课和组织学习资料,或者确定讨论主题,促进广大员工在学习、讨论中得到提高。

    八是有效整合各类登记簿。一是目前市预警中心已给各县级行社提供了风险预警客户端,各县级行社可以登录预警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内营业网点差错违规情况。二是也可以通过电视实时监控和回放了解和掌握营业网点业务办理、查库及“四双一分”制度等等的操作和落实情况。为此,可结合实际取消一些重复或没有实际价值的登记簿,逐步以科技手段替代一些过时的登记簿,实现既将工作人员从繁琐的登记中解脱出来,又能有效防控案件发生的目的。

                        (作者系永州办事处主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