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实现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产业高度聚合为途径的、既相对独立而又高度开放的一种经济形态。而农村金融作为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终端环节,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农村金融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在配置县域资源中起着核心作用,在调节县域经济中起着杠杆作用。
县域经济的壮大与农村金融的发展有赖于多维变量的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是一个共同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城镇建设、县域企业改制、民营企业发展、市场环境建设、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思想观念解放等诸多方面的经济社会问题。既要壮大县域经济,又要发展农村金融,这里借助物理学中的两个名词,叫做“运动路径”与“运动矢量”。他们的运动路径要求交织相依,运动矢量要求同向而行。在实践中的具体要求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求努力放大有效投入,发展特色经济。农村金融业要努力壮大自身实力,下大力稳定存款增长,盘活不良资产,加快资金周转。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精心筛选、论证优秀项目,尤其是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县域经济中发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潜在发展前景和特色优势的企业和项目,纳入贷款项目库。选择一批中小企业实施综合信贷管理试点,培育授信示范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优秀的大型重点项目,要积极向上级行申报,争取立项及上级行社的直贷、点贷支持。要积极拓宽融资方式。规范开展银行承兑汇票及贴现,拓展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大力开办信用证、保函及出口押汇等外汇融资业务,增强流动性资金供应。
二是要求积极引导信贷重点投入,调整产业结构。要充分利用农村金融手段,发挥信贷杠杆机制作用,以有限的信贷总量,主动适应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意图,避免被动式、浅层次的结构调整。要支持企业技改和城市项目建设。围绕城镇发展带动战略,发挥资金支持和引导作用,对已立项的项目要及时跟进,提供配套服务。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对信用等级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实行重点支持,保证资金足额供应,尤其是要优先扶持一批科技新型和快速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对拟上市公司和改制规范企业,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对亏损企业,主要是依照政策运用呆坏帐核销支持改制、资产重组及引进投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把农村信贷支农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结合起来,保证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积极扶持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及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支持有效益、有市场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三是要求大力优化信贷环境,开辟“绿色通道”。要简化贷款抵押手续,降低登记费用。国土、房产、税务、工商等部门要大力改善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快事快办,推行一站式联合办公服务,简化手续,降低收费。要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可由政府引导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由财政、受益企业和农村信用社根据实际情况,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担保基金,通过公司运作形式为企业融资作担保;或由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出面组织行业协会或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担保;或是企业之间和行业内部关联企业实行联保、互保,以此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同时,督促担保公司降低担保费用,降低企业筹资成本。
四是要求切实防化金融风险,保持秩序稳定。牢固树立在经济发展中防化金融风险的理念,坚持在地方党政的领导下防化金融风险,充分发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运用金融调控手段,促进和服务经济发展,实现地方党政的政策目标。各级党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金融工作的领导,帮助支持各农村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防化风险。鉴于少数农村信用社风险突出的实际状况,对农村信用社要进行综合治理,抓紧落实。“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和桥梁”。各级党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政策精神,坚定信心办好农村信用社,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五是要求加大信用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维护信用秩序方面的主导作用,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银企配合、综合治理的社会信用整治格局。要加强对改制企业的规范管理,以保全金融债权为出发点,依法进行企业破产、改制,充分调动农村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投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企业在办理产权变更、税务登记、工商注册时,涉及农村金融产权的必须出具债权书和有关资料。要规范企业改制行为,督促落实信用债权;运用行政、舆论、法律手段约束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支持金融机构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且社会影响恶劣企业实施联合制裁,协调政法部门强化对金融胜诉案件的执行力度,依法保障农村金融债权安全。要有效化解历史包袱,加强贷后管理,保证资金效益和安全,督促企业恪守信用并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贷款、及时向贷款行社报送真实报表、接受银行监督、及时偿付贷款本息,使农村金融能增加投入,增加效益。要建设好信用评估体系。在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帐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改进对企业授信的方式,有效控制贷款风险。要进一步推进金融安全区的建设,深入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与县域经济环境。
(作者单位:醴陵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