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3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主要研究缓解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为此,笔者以武冈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组织了专门调查,并对中小企业“融资贵”的成因进行分析,企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难题。
截至2014年9月末,全市97家中小企业农村信用社企业贷款3.5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净投放了1.02亿元,所支持的企业增加15家,贷款平均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5%。
去年7月以来,为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政府与银监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农民工创业贷款、下岗职工创业贷款等。武冈市联社积极响应,千方百计减轻贷款企业负担。据统计:一年来,共减收企业贷款利息200万元,受益企业达45家,发放政府贴息贷款0.15亿元。为更好为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去年农信社开发了“给力贷”、“多得利”两个新的融资服务产品,为广大中小企业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地下钱庄、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民间借贷迅猛发展,企业通过这一途径的融资成本一般是正规金融机构的数倍。个别企业由于盲目的扩大经营,在面临资金断链的情况下,急于找米下锅,确也不得而为,人为的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形成了“融资贵”的问题。
1、中小企业贷款定价相对大型企业定价高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金融资本参与社会经济运行,所获取的利润应该是社会平均利润。银行金融业管理认为,信贷资产的价格所涵盖的内容应包括筹资成本、贷款管理成本、风险管理成本和社会平均利润等。形成中小企业贷款价格高的直接成因:一是支持中小企业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相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组织成本要高,特别是政府的财政性存款绝大部分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小地方性银行的存款来源基本上是成本价格较高的居民定期储蓄存款。二是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相对大型企业要小很多,加之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没有大型企业规范,银行采集信息的难度相对较大,无形的加大了贷款管理成本。三是由于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终端的主体,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相对大型企业要弱得多,增加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风险成本。基于上述理由,如果中小企业的贷款定价与国有大型企业相同,按照收益覆盖成本的原则,那么作为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生存的空间就会比较狭小。
2、信息的不对称和抵押物不足值,中小企业不得不涉足民间借贷
我国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是民营企业,并且大部分还是独资的私营企业,因此管理机制不太健全,特别是财务管理尤为不健全,有的为逃避国家税收故意做假账、做乱账、为需要做账,根本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和资金运转情况。银行采集企业的财务信息非常困难,形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加之近年来银监部门对银行风险管控越来越严,风险容忍度越来越低,银行对于不能提供足额抵押物的企业,根本就不敢放贷。而中小企业主往往不顾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乱铺摊子,盲目扩张规模,容易出现资金断链现象,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涉足民间信贷,形成了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
基于上述成因分析,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难问题,既要从政府层面加强对地方中小银行的扶持力度,又要强化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和中小企业主的诚信教育。
1、政府应加强财政性存款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倾斜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内逐渐压缩了信贷业务,实际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抽水机。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政府部门在财政存款分配时,依然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存在歧视政策,他们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是大银行有国家信用做保证,因此存钱可靠。而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缺乏信任,在财政存款的分配上明显对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不公,有的农村信用社占有财政性存款的市场份额仅百分之零点几,主要存款来源全靠成本较高的居民储蓄存款。经济拉动金融,金融助力经济,只有地方性金融机构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降低了地方金融机构的资金组织成本,才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贷款价格,才能实现经济、金融和企业共同发展的三赢局面。
2、中小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信贷客户现金流的监管
银行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充当了资金池的角色,池中的资金来源于社会闲散资金,社会闲散资金中成本低、流动性大的资金就是工商企业回流的资金。当前农信社资金结算渠道畅通,电子银行业务日新月异,为督促借款人回流资金的归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要将借款人资金归社率作为信用等级评定的先决条件和贷款定价的有效因素,激发借款人将资金回流入农信社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借款人与银行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增强地方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3、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银企信息的良性互通
由于中小企业很难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金融机构在严控信贷风险的背景下,对中小企业惜贷、惧贷情绪上涨。为消除金融机构的惧贷心理,银监会应在贷款新规基础上,对借款人准入条件应增加对财务信息的限制。对没有建立规范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的企业,对两套账的企业,对偷漏国家税收的企业,对不能及时交纳水、电等费用的企业要严格贷款的准入。要在现有征信系统的基础上,与税务纳税系统,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等收费系统对接,形成信息共享机制,让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能及时掌握中小企业的财务情况,形成银企信息的良性互通,打消银行的惧贷心理,减少中小企业涉及民间借贷的动因。
4、坚决打击信贷领域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信贷领域的腐败行为是拉高企业融资成本的推手。其主要表现为:没有好处不办事、缓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的不良行为。接受借款人请吃、请喝、请玩等,无疑扩大了融资费用,增加了融资成本,因此要坚决予以打击。一是实行限时办结制度。要对贷款流程进行科学的调整,对每笔贷款从申请-调查-审查-审批-签约-发放等程序走完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科学测算,并以法定形式固定下来。二是建立客户经理资格准入制度。要按工业企业信贷、商业企业信贷、个体小作坊信贷、个体商业信贷、集体农业信贷和小额农户信贷等系列严格核定准入资格。三是建立客户经理晋升和退出机制。要借鉴交通部门对汽车驾驶执照管理的方法,建立客户经理的晋升和退出机制。对低层级的客户经理晋升为高层级的客户经理要有工作经历的限制和遵纪守法方面的制约。对违纪违规行为要实行积分制度,规定违纪违规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取消客户经理资格,从而打造出一支专业过硬、作风优良、清正严明的优良客户经理团队,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武冈市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