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农信社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农信社点多、线长、面广,贷款主要以小额农贷为主,笔数多、金额小,受制于当前农村社会、经济、观念限制及自身的某些不足,小额农贷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笔者结合农信社实际情况,就目前小额农贷面临的问题和化解的措施提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面临问题
目前小额农贷在农村金融市场推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信用基础薄弱。由于当前社会信用环境治理不到位,小额农贷存有不能按时还款情况,从而损害小额农贷赖以生存发展的信用基础,使得当前农信社小额农贷不良贷款占比较高,贷款收回率较低。其主要形成原因有:一是目前农信社小额信贷大部分为信用贷款,缺乏担保抵押手续,由此形成的债务链约束力小,逃债赖债现象难以避免;二是小额农贷支持的客户群体处于社会一个劣势经济群体,经营能力较差,还款基础薄弱,因而对风险抵抗能力较差,一旦出现风险,很容易超出借款人承受能力;三是由于对部分赖债户、逃债户、钉子户缺乏必要催收措施,催收不到位或催收手段缺乏使得不少借款户存在观望心理,助长了农信社经营环境的恶化。
(二)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小额农贷发放区域广、环境复杂,借款人信息变化快,使得无论是对贷款的发放还是贷后风险管理,信贷管理人员对农户和项目信息难以充分掌握,造成农信社与农户信息的不对称。主要形成原因有:一是在基层农信社,一个信贷人员往往需要管理数百笔情况复杂的小额农贷,每笔贷款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及贷后风险管理都要做大量纷繁细致的工作,由于信贷管理人员对借款人信息了解途径狭窄、掌握不全面,信息管理容易形成漏洞;二是小额农贷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经营状况、信息资料等变化频繁,信贷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动态地掌握借款人的真实状况;三是目前信用社重要岗位特别是信贷岗位从业人员都要求按期岗位轮换。虽然信贷人员通过一定的时间调查积累,比较了解所管辖小额农贷情况,岗位轮换之后,新来的信贷人员对所接手的小额农贷及客户变化情况缺乏了解,造成客户信息真空。
(三)信贷人员履职不到位。由于小额信贷金额小、笔数多,情况复杂、管理困难,不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情况有存在,对应该催收的贷款没有催收,该调查核实的而没有调查核实到位,进而增加了小额农贷管理上的难度。主要形成原因有:一是小额农贷管理人员在贷款风险管理方面都要走村串户做艰苦细致的工作,面对小额农贷超常的工作量与信贷管理人员相对偏少的情况,在缺乏一个有效监督检验机制的情况下,信贷管理人员容易形成散慢的工作作风;二是小额农贷管理付出的劳动与产生的效益往往不成正比,工作效益低,加上信贷管理人员所承担的风险与利益的不对等,影响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小额农贷信息变化很快,情况复杂。有的借款人外出务工,甚至联系不上。有的还款意识不强,甚至恶意逃废债务,在清收手段很有限的情况下,使得信贷管理人员产生退缩心理。
二、改进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信社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几点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与社会各界协作。一个优秀的小额农贷管理人员,应善于与当地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借助社会上的力量,推广自己的业务,收集需要的信息,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宣传维护农村金融的信用基础,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可以采用的措施有:一是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对小额农贷宣传,让民众了解信用社工作程序和工作原则,了解小额农贷与赈灾款、扶贫款、救济款的区别,改变基层民众对小额农贷认识上的误区,使小额农贷信念深入千家万户;二是信用社人员要依托人熟、地熟、社会环境熟的特点,依靠乡村干部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协作和支持,考察、评估农户信息,了解农户经营和家庭真实、动态的贷款信息;三是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借助政府的组织优势,协助推广宣传,创造交易机会,增强农户法律意识和诚信观念,强化催收手段,共同维护农村金融的信用基础。
(二)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一个信贷管理人员面对笔数多、金额小、情况复杂的小额农贷,哪些将要进入不良贷款、哪些将要到期催收、哪些该贷后检查、哪些快要超过诉讼时效等情况,对缺乏经验的信贷管理人员来讲,一时无法理清工作头绪,难以找到工作重点。因此,要制定风险预警机制,使信贷管理人员对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有足够的认识。通过这个机制:一是对将要产生风险的贷款分类进行预警,提示信贷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到位,提高对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及时化解风险;二是联社管理人员要对预警处理环节落实到岗到人,建立考核与问责机制,督促信贷管理人员对贷款管理的严格履职;三是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评估与预测,防止系统性风险产生,提高对小额农贷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水平。
(三)建立小额农贷电子档案。针对小额信贷借款人的信息变化快、信贷档案信息失真情况,通过构建一个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给每笔小额农贷建立电子档案,要求信贷人员在贷后检查和贷款催收及通过其他各种途径掌握借款人信息、贷款风险情况及催收处置思路,及时建立和更新电子档案。通过这个系统:一是帮助解决贷款及借款人信息动态收集的问题,完善客户信息管理,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连续性,减小信息不对称的差距;二是以便目前的信贷管理人员和后来的信贷管理人员随时查阅和决策参考,提高农信社的客户服务意识和数据挖掘能力,发现和培养优质客户;三是在进行客户信息采集和小额农贷风险分析处置过程中,可以直观地检验信贷管理人员在对小额农贷风险管理中的尽职情况。
(作者单位:花垣县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