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沉睡”资产变成农户创业“活钱”
——耒阳农商银行农房抵押贷款“资”润农户
“这笔贷款从申请到发放到位只有3天时间,真的是放款快,利率也低,非常好,这回扩大种植规模有底气了。”看着通过农房抵押方式申请的贷款存折上转账而来的21万元,村民谭华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对耒阳农商银行的服务赞不绝口。“已流转400亩林地,马上就可开荒种植,还将增加鱼苗。”
46岁的谭华都是湖南省耒阳市马水镇圳头村村民,承包了200多亩村里林地种植杉木、松树等经济林,还承包了18亩水域面积的水库养鱼。早在20年前,谭华都就与耒阳农商银行打交道,苦于没有抵押物每次只能贷2至3万元,现在能用农房财产权做抵押,迅速就贷得农业生产资金21万元。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担保难”问题,增强对“三农”尤其是农户的服务覆盖能力,进一步夯实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根基,耒阳农商行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落实农房抵押贷款全国试点工作。今年3月底,正式实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全国试点政策,首批贷款在该行坪田支行现场发放,3名农户从该行获得农房产权抵押贷款49万元,成为此项惠民富民政策的全省首批受益者。这是继2014年创新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贷款、破解“三农”融资抵押引起全国广泛关注后,耒阳农商银行开展农村金融创新的又一典范。到目前为止,该行已为26户农户发放农房抵押贷款430万元。
耒阳市作为全国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59个试点县(市)之一。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部门协调、银行联动、村组配合、农户参与”的工作思路,今年来,金融办、人行、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力推进,耒阳农商银行大胆创新,率先在全省推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其主要做法是:
拟订农房贷款工作规划。根据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际,拟订了耒阳市农房抵押贷款工作方案,按照工作规划,耒阳力争到2017年末实现对有信贷需求农户的农房确权颁证率达到100%,计划累计投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过亿元,每笔授信额度在5万元以上、30万元以内。
规范农房贷款管理制度。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耒阳农商银行先行先试,制定出台了专门的农房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在信贷产品设计、贷款对象、条件、利率、期限、额度、担保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为农房抵押贷款提供制度支撑,打造农房抵押贷款全国试点的“耒阳模式”,让农户的“产权”变成“活钱”,彻底解决了农户贷款无抵押的难题。
简化农房贷款操作流程。为方便农户申请办贷,耒阳农商银行进一步简化农房抵押贷款办理流程,有信贷需求的农户确权办证后,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信贷客户经理考察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成长性好,农户信用记录良好,与农户协商评估农房价值,由农商行支行申报总行审批后,客户办理存折即可以转账方式获得贷款。
实施农房贷款政策优惠。农房抵押贷款期限一般为1年,根据农户生产经营情况也可以延长至3年;给予农房抵押贷款利率优惠,贷款利率在普通农户贷款利率上再下浮20%;农房抵押率较高,首批农房抵押贷款共抵押农房面积1016.4平方米,评估价值91.47万元,平均抵押率54%,最高达57.79%。
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制度。为了鼓励银行放贷、让银行“敢放贷”,耒阳市政府积极搭建风险机制平台,注入100亩土地和100万元现金到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对银行无法处置的抵押物,由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进行托管和处置,并由财政安排1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可有效化解农房抵押贷款可能出现的风险。
耒阳农商银行在全省首批试点推出农房产权抵押贷款,既扩大了广大农户抵押物品种,提高了农户贷款抵押率,又盘活了农村沉睡资产,让农户的“产权”变成“活钱”,彻底解决了农户贷款无抵押的难题。(肖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