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要”“三不要” 实现农商行华丽蜕变

点击数: 时间:2016-05-31 作者:冷水江农商银行 谢妍芳

做好“三要”“三不要”   实现农商行华丽蜕变

 

     自中央提出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以来,农商行在全国遍地开花。成绩斐然却不能停歇,内外多重压力给已改制的农商行带来了实质性的冲击,如果不能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继续“穿新鞋走旧路”,就会出现生存危机,在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可能面临被兼并或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因此,农商行必须积极稳步地推进自身转型。

    所谓转型,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发挥传统优势与打造新优势的关系,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发展优势,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简单地说,实现农商行转型,就是要做好“三要”、“三不要”。

    何为“三要”?

    一是要找准市场。农商行要始终坚持更名不更姓,改制不改向,继续依赖“三农”巩固已有的农村市场,确保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占领城郊市场、争拓城区市场,实现农村市场与城郊、城区市场占有率齐头并进。

    二是要找准客户。农商行要积极发展以传统农户、社区居民、公务员、大型企业工作人员为主体的重点客户群,着重培植以新型农村经济主体、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组成的核心客户群,并逐步实行差异化营销,提高重点客户群与核心客户群的满意度,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营销效果。

    三是要找准渠道。单一的产品与服务已不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只有不断创新,在产品个性化与服务多样化上做文章,为客户“量体裁衣”,建立深层次、宽角度、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营销和服务渠道,才能实现营销效益最大化。

    何为“三不要”?

    一是不要轻视业务质量。传统的农信社往往视业务规模与发展速度,认为规模越大,自身实力越强。因此经营理念产生了偏差,有的过分看重业务规模,忽视了业务质量。农商行要想实现健康、长远的良性发展,必须彻底摒弃重业务轻管理、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的短期粗放经营行为,坚持规模与质量并举、速度与效益并重。

    二是不要轻视客户维护。当前,金融同业竞争愈演愈烈,农商行要想分得一块市场蛋糕,发展潜在客户当然至关重要。但对于农商行而言,不仅要开展短期的“春天行动”营销活动,寻求更多的目标客户,提升营销成效,更要对客户维护上心上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发展客户,又留住客户。

    三是不要轻视软指标管理。在农商行转型过程中,财务数据这一硬性指标固然首当其冲重要,但要想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企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合规文化建设、案件防控、服务质量提升、人才发展也必须兼修。只有硬指标、软指标两项指标双管齐下,农商行才能真正实现质的蜕变,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