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澧县农村信用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心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进支农服务,加大农贷投入,架起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桥梁,使澧县“万元地”蓬勃发展,养殖业欣欣向荣,龙头企业气贯如虹。
助农致富 心系“万元地”
几年前,澧县就把打造“万元地”,特别是发展葡萄产业作为全县调整农业结构的大事来抓。2003年9月,葡萄产业刚刚兴起,虽然发展前景还是未知数,但面对农户迫切的信贷需求,联社理事长杨坤忠坚定地表示:“支持农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首批提供贷款190万元,使澧县葡萄产业迈出了举足轻重的第一步,从此开始迅猛发展。
今年以来,该联社继续加大对葡萄产业的支持力度,专门制定了葡萄贷款投放办法,计划为葡萄种植户每亩投放5000元贷款,总共投放3000多万元,支持全县扩种葡萄6000多亩。新年伊始,杨坤忠理事长就带领信贷员们来到澧阳镇白米村,按每亩5000元的额度为47位葡萄种植户发放贷款27.96万元,解决了他们搭建棚架、购买肥料的燃眉之急。永丰、澧阳、小渡口、澧西、张公庙等信用社也重点扶持当地优质葡萄产业,截止今年4月底,该联社共对葡萄种植户评级授信达500多户,授信额度2000万元,有效投放葡萄贷款1500多万元。
根据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需求,该联社适时调整信贷结构,围绕“万元地”、无公害安全农业组织信贷投放,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2004年初,供销社下岗职工
面对信用代办站撤销后支农力量减弱的客观事实,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该联社的信贷员们发扬“背包银行”的优良传统,简化手续,推出了授信制、贷款上柜制、集中办贷制等特色服务。通过有选择、有重点的信贷投入,极大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乡一品”的良好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打造双赢 携手养殖业
澧县近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与信用社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甘溪镇幸福村游业勇一家仅旱地2亩,考虑到他养猪的优势,甘溪信用社为他发放养殖贷款11万元,帮助他办起了猪场。第一年,他就获利1.17万元,第二年获利3.2万元,第三年获利2.7万元。三年来,甘溪信用社打破贷款年初放、年末收的传统模式,按照生猪的养殖周期提供贷款,每年累计投放养猪专项贷款500多万元。如今,全镇养殖大户已由3个发展到65个,养殖规模由2000头发展到60000头,千头以上大户就有30多户,规模最大的有母猪近百头,年出栏肉猪近万头。
为了放好农业贷款,该联社创新管理模式,按贷款户生产项目的不同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实行常放常收,按期回笼。同时,设计科学的信用指标评价体系,先后创建了多个信用乡镇和信用村,对文明户加大支持力度,对缺信户予以信贷制裁,并实行“一户失信,全村降级”的整体信用评价办法,培育文明乡风民风,促使贷户及时归还贷款。
做大做强 情倾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涉农加工、流通企业的龙头作用,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是澧县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举措。
澧县复兴厂镇恒盛棉业建成投产后,信用社每年发放贷款400万元;湖南洞庭春米业扩大规模,信用社先后发放贷款1500余万元,为了让其走上“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建立公司的生产基地,大坪信用社提供信贷支持,帮助该公司首先在大坪乡推行“订单农业”,统一安排稻种给农户栽种,以保底价格进行收购,低于市场价格则予补足。此举很快在全县风靡,车溪、涔南、梦溪、双龙等5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的订单农户猛增到15000个。大坪信用社还重点支持了杨民生等几位种粮大户,共发放贷款54万元。太青信用社重点支持该乡有机绿茶的生产,今年为云秀茶场发放贷款40万元;澧东信用社为远智鬃业等30多家猪鬃加工企业投放贷款280万元,预计澧东乡今年的猪鬃加工产值可达2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