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宣传工作如何为农信事业添彩

点击数: 时间:2015-12-15 作者:黎敏 来源:张家界农商银行

宣传工作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软实力”,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内主要有思想文化宣传,是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智慧、振奋员工精神、促进全行和谐发展的思想动力和行为支持。对外主要有企业形象宣传,是传播行业经营理念、金融产品、企业文化,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张家界农商行为例,就如何做好宣传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信事业发展大局,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当前现状

张家界农商银行地处武陵山片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该行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用心做好宣传工作,宣传氛围日益浓厚,成效逐步显现。从宣传渠道来看,建立了以当地电视台、党报党刊为主体的媒体宣传平台,内刊、内网为主体的内部宣传阵地,户外立柱、LED灯箱为主体的外部宣传渠道;从宣传形式来看,除了传统的悬挂横幅、分发宣传单等形式外,还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庸阳戏”、“三句半”、“小品”等宣传表演形式,深受欢迎。从宣传内容来看,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的主题宣传有声有色,如“福祥闹春”、“春天行动”、“全省农信社存款突破6000亿元”、“不良贷款清收百日攻坚”等活动,渗透力强,效果明显。从宣传队伍来看,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水平有效提升。从宣传考核来看,建立了年度考核和奖励导向机制。

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该行宣传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宣传格局还不够大,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二是仍以传统宣传模式为主,渠道和方式较为单一;三是宣传队伍还不够强,需进一步优化和培养;四是宣传基础还较为薄弱,制约了宣传提质增效。

二、原因剖析

一是系统思维不够到位。宣传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统筹渗透到各项工作之中,部分人员对宣传工作理解不深,存在片面思维,将这一工作游离于经营管理和各项制度流程建设之外,“狭义”地理解为宣传就是立个广告牌,发发宣传单,写写新闻稿,重外部形象宣传而轻内部宣传教育。

二是机制保障不够健全。在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上尚有差距,在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科学性、有效性上还需进一步完善,重业务发展轻宣传工作的思想仍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方法手段缺少创新。还存在保守思维,固守旧的理念、旧的形式和方法等现象,变革和创新能力较弱,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金融企业的发展需要。

四是队伍素质尚有差距。虽然建立了宣传队伍,但宣传人员之间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专业性、创新性还有差距,整体实力不强。再加上系统性、长期性和有效性的培训教育较少,宣传人员自觉学习和提升不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工作质量。

五是基层宣传较为被动。基层行社宣传大多按照总行安排部署进行,自主自发开展的宣传工作较少。又因网点人员较少,日常工作较多,宣传流于形式、敷衍塞责、打折扣现象仍然存在,宣传基础较为薄弱。

三、几点对策

1.谋划宣传“大格局”。宣传工作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服务于全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树立新形势下的“大宣传”格局和“宣传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注重宣传工作的全新布局,让宣传工作渗透到全行各项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之中。对内成为引领风气之先的“指挥棒”,通过会议、谈话、内刊、朋友圈等形式,加强思想引领、舆论引导,做好“人”的思想教育工作,让“最大公约数”的理念入脑入心,提升全行员工对职业的忠诚度、对行业的满意度、对事业的奉献度。对外成为树形象的“美化镜”,将正面形象引导与负面舆情管控相结合,推进“百炼钢”和“绕指柔”两种宣传方式并驾齐驱,强化传播意识、时效意识和质量意识,抢占舆论制高点。

2.创建宣传“新渠道”。宣传创新要“创”在点子上,“新”到关键处。早在1990年,香奈儿、苹果、诺基亚等全球知名公司就把广告印上了公共厕所的墙面上,这些巨头公司敢于“尝鲜”的勇气和“让宣传无处不在”的理念真正值得我们点“赞”。因此,我们必须打破陈旧观念束缚和习惯思维定势,让宣传的途径和方式主动适应现代金融企业和新时代人们的需求。一是要广泛应用新媒体。要适应现代传播新格局,就必须建立全媒体宣传渠道,搭建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为主战场的宣传平台,通过讲好网言网语,让宣传内容真正“潮”起来。二是要敢于革新老路子。要广泛运用和变革传统宣传模式,通过内部网讯、手机报等新媒体、新形式,逐步淡化简报作为内部宣传主力军的作用,有效解决简报印发成本高,信息不及时等问题。对外宣传可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让宣传“接地气”、“有人气”。三是要搭建宣传“立交桥”。做到“洋”“土”结合,既要用好论坛贴吧、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手段,又要用好进村入户、电视广播、党报党刊等传统手段;要软硬兼施,既要有硬性广告植入,还要有心灵鸡汤渗透;要正反呼应,既要使用理论文章、报告宣讲、典型引路等正面教育手段,还要运用警示教育、反面典型进行震慑。通过立体式宣传,真正为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加油鼓劲、保驾护航。

3.打造宣传“精英队”。一是建立上下联动的宣传队伍。要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宣传工作“上强下弱”、“上热下冷”等问题,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的“大氛围”;充分调动基层宣传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经费、精神及物质激励上给予保障;善于挖掘和培养有潜力的宣传人员,加强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建设,让队伍整体实力真正“强起来”。二是强化素质的培养提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经常性组织开展法人行社之间、总行与基层之间及内部网点之间的业务交流,搭建相互学习和提高的平台,让宣传人员的素质真正“高起来”。三是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要将宣传工作纳入全年绩效考核,对宣传人员取得的成绩纳入评优评先、提拔、调动的条件之一,定期选拔优秀基层宣传人员到行社办公室跟班学习,待提高本领后再进行岗位交流,让队伍真正“活起来”。

4.推进宣传“下基层”。宣传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基层宣传工作做得好是全行队伍保持旺盛活力、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宣传工作“下基层”即宣传的主体应该是基层各网点,宣传的对象应该是基层老百姓。一方面要营造内部宣传氛围,基层网点要建好用好阅览室、娱乐室等基础设施,通过谈话谈心、晨会、周会、案件防控分析会等制度,把基层广大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智慧凝聚起来,潜力激发起来,更好的服务于农商行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外部宣传投入,在建立宣传栏、宣传台等固定宣传阵地的基础上,通过“送戏下乡”、“节日送礼”等形式普及金融知识,推介业务产品,提升企业形象;通过“我为农商行代言”等活动,推选基层普通客户为“草根宣传员”;通过“手握手、心贴心、口口相传”的宣传,让“老百姓自己的银行”这块金字招牌真正实至名归。


分享到: